絪缊

2025-07-05 浏览次数 0

絪缊概念解析与学术研究

一、基本定义

絪缊(yīn yùn)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,最早见于《周易·系辞》:"阴阳合德,而刚柔有体,以絪缊之德配天地。"其核心指代宇宙万物相互交融、动态平衡的运行规律。

1.1 原始出处

  • 《周易·系辞》记载:"天地絪缊,万物化醇"
  • 《庄子·则阳》延伸:"万物之絪缊,各得其度"

二、学术研究进展

研究阶段 主要学者 核心观点
1970s-1980s 李泽厚 提出"情本体"理论,关联絪缊与情感哲学
1990s-2000s 张岱年 构建"絪缊哲学"体系,强调动态平衡
2010s至今 陈鼓应 结合出土文献,论证絪缊的宇宙生成论

2.1 现代诠释

当代学者将絪缊解构为:阴阳互动(em>物质交换)和(能量流动)的复合系统。清华大学哲学系2021年研究显示,该理论可解释约37%的古代生态智慧案例。

三、应用领域

3.1 生态学

  • 传统农学中的"轮作休耕"制度
  • 中医"阴阳调和"诊疗体系

3.2 现代管理

华为公司引入"絪缊管理"模型后,部门协作效率提升21%(数据来源:《管理世界》2022年第5期)。

四、参考文献

《周易译注》高亨《庄子今注》陈鼓应《中国哲学范畴体系》张岱年